首页  师资队伍
《继续教育证书》填写样本及说明


《继续教育证书》填写样本及说明

一、贴一寸黑白照片,到校办盖钢印

二、个人信息页

姓 名

与身份证一致

性 别


出生年月

与身份证一致

参加工作时间


工作单位

福建工程学院

行政职务


专业技术职务

目前职称

毕业院校及所学专业

最高学历对应的院校全称,毕业证所填专业

毕业时间

毕业证所填时间

现从事专业


专业技术职务变动情况

时间

被聘职务

“初级职称名称”

“中级职称名称”

“高级职称名称”







三、登记内容(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写)

例一:论文(一篇一页)

学时计算:独立完成的,按42(现初级职称)或72(现中级职称及以上)学时。两人合作完成的,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分别按60%和40%计算学时;三人以上合作的,第一作者占50%,其余的由其他作者均分。

主办单位

“期刊前后查找一下”+“期刊名称”

学习形式

发表论文

起止日期

“期刊时间”

总学时


学习内容或科目

学时

考核成绩或结业成绩

“论文标题”


已发表








例二:学历学位教育

学时计算:

1、按成绩单上的学时。

2、成绩单上只体现学分的,每学分统一按15学时计算。

主办单位

“教育单位名称”

学习形式

填写高师硕士、工程硕士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等

起止日期

“学期或学年时间”

总学时


学习内容或科目

学时

考核成绩或结业成绩

“课程名称”



“课程名称”



“课程名称”




例三:短期培训、参加学术研讨会、参加单位计划安排的新技术,新知识,新信息,系列讲座等(一事一页)

,

学时计算:

1、按结业证或培训(会议)通知上的学时,无注明学时的一天按6学时计算。(证书上要能体现培训起止时间)

2、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工作的学时不填写。

主办单位

“培训单位名称(如落款单位或组织单位)”

学习形式

填写培训、访问学者、博士后工作或学术会议等

起止日期

“培训时间”

总学时


学习内容或科目

学时

考核成绩或结业成绩

“培训内容”



“访学专业”


合格

“博士后专业”


已出站


例四:职称外语考试、职业资格考试、计算机等级考试、出国培训外语考试(一事一页)

学时计算:

1、学时计算:按42(现初级职称)或72(现中级职称及以上)学时

2、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工作的学时不填写

主办单位

“落款单位名称”

学习形式

填写职称外语考试、职业资格考试、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出国培训外语考试等

起止日期

“证书落款时间”

总学时


学习内容或科目

学时

考核成绩或结业成绩

“职称**考试-*级”



“职业资格名称”



“计算机等级考试-*级”



BFTWSK等”




例五:著作、教材、译文、考察报告等(一事一页)

学时计算:

1、个人或合作出版专著、教材,按作者完成的内容,每1500字折算6学时。

2、译文,按发表译文每10000汉字折算72学时。

3、出国考察报告,专题调研报告,每2000宇折算6学时。

主办单位

“前后查找一下”

学习形式

填写著作、教材、译文、考察报告或专题调研报告等

起止日期

“出版等时间”

总学时


学习内容或科目

学时

考核成绩或结业成绩

“著作、教材、译文、考察报告、专题调研报告标题”


“个人完成的字数”








例六:成果、专利(一事一页)

学时计算

1、获得以下各等级奖的主要完成人须提供获奖证书,可按完成72学时计算。省、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,地、市级科技进步一、二、三等奖,省直厅(局)级科技进步奖一、二等奖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参照执行。

2、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权的专利项目,按以下标准计算学时:发明专利72学时/1项,实用新型专利72学时/2项,外观设计专利72学时/3项。

3、同时获得成果奖及专利的项目,或同一成果多层次获奖,按高的一方计算学时。


主办单位

“落款单位名称”

学习形式

填写成果或专利

起止日期

“落款时间”

总学时


学习内容或科目

学时

考核成绩或结业成绩

“成果名称”


“等级及排名”

“专利名称”


“排名”





例七:获得以下各等级奖的主要完成人(须提供获奖证书):国家发明奖,国家科技进步奖,国家国际合作奖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,或省、部科技进步一、二等奖。

注:主要完成人按以下不同情况分别为:获奖项目完成人不足8人的,取前3名;获奖项目由810人完成的,取前4名;获奖项目由10人以上(不含10人)完成的取前5名(以下类同)。

学时计算:不填写

主办单位

“落款单位名称”

学习形式

获得奖项

起止日期

“落款时间”

总学时


学习内容或科目

学时

考核成绩或结业成绩

“奖项名称”


“等级及排名”









例八:

1、青年教师岗前培训:90学时

2、教育管理岗前培训:100学时

3、普通话培训测试:60学时



四、为提高工作效率,以上登记内容填写后,连同有效证明材料,由各单位统一安排到人事处师资科进行验证、盖章。



要求:现初级职称需平均每年42学时,现中级职称及以上需平均每年72学时。



打印此页】 【顶部】 【返回